上課日期/2008.04.23
學校名稱/信義國小
課程名稱/好戲上場2
授課老師/王世緯
上課地點/視聽教室
隨堂記錄/白雅吟
<上課內容>
老師在課前再次強調,如果不想參與這門課程的活動,就不勉強。老師不希望小朋友是以被迫的心情來上這門課。因為這個課程的最終目的,是讓小朋友以輕鬆愉快的心情來體驗以及瞭解表演藝術。
老師請全部的小朋友離開座位,到前面的場地以及講台上準備好暖身動作。請他們展開兩手,左右擺動。老師說:「請找好自己的位置,放鬆的擺動雙手。此時,你們假裝這個教室空間充滿著泡泡,彼此就不能靠太近。」
「現在請你們在這個空間不斷的遊走。」鈴鼓同時作響。接著,老師換新的動作。「請你們試著往後走,能憑著感覺,不看後面是最好的。」此動作在鈴鼓停下聲響後結束。老師問小朋友:「往後走的困難點在哪?」小朋友說:「會撞到人,還有會失去平衡。」老師接下來要小朋友挑戰高難度的動作。「請你們蹲著往後走,憑感覺,試著找出自己的空間來。」當下,小朋友們是一團亂,彼此撞在一起。大家的反應一致認為很難走。
【強力膠遊戲】小朋友上次的課程就有玩到此遊戲,所以,這次的遊戲規則,老師就精簡帶過。「請小朋友假裝手上拿著強力膠,接著,往左手肘、右臉頰還有右膝塗抹,在來,當我的鈴鼓拍響後,你們就可以自由的走動,直到我喊停的時候,你們就把這幾個部位黏在同學身上。」遊戲玩了3、4回,每次老師的指令動作又不一樣,小朋友這時就可以發揮創意,擺動不同的姿勢。老師問小朋友:「這個遊戲的困難點在哪?」小朋友說:「會慌張。」老師又問:「玩這個遊戲的意義在哪?」小朋友說:「訓練平衡感以及反應。」老師回:「可以這麼說,不過最終的意義,是要訓練創意能力。」
【迴紋針遊戲】與夾子遊戲相同,小朋友上次就有玩過,只不過這次使用的遊戲道具是迴紋針。老師還是再次的提起遊戲規則。「不能出聲、手要放在背後、發現夾子的人,以不同的姿勢躺下。」「請小朋友排成ㄇ字型,互不對看,眼睛閉起來。」老師請工作人員檢查小朋友的眼睛是否睜開,同時也在其中2個小朋友的背後放置迴紋針,此時,遊戲開始。這次小朋友玩起遊戲特別上手,犯規的機率也大為降低。
【鬼捉發號司令者】老師請小朋友在台上圍成圈圈,接著,說起遊戲規則。小朋友這次一聽就懂了。此時,很多小朋友舉手要當鬼。老師從中選一個。當鬼的小朋友,工作人員會陪同前往教室外等候。直到他們敲定誰當發號司令者,而發號司令者要開始帶動作,大家跟著做,鬼開始進來人群中間抓人。這個遊戲前後玩了3次,目的是在於訓練小朋友的觀察能力以及團結能力。
上堂課,老師請小朋友分組以及想好表演的主題,不過,小朋友好像忘了這回事。老師大概預測到會有這樣的情況,於是,為他們準備一個故事。主題名稱為巨人阿哩嘎乢,這角色是取自於5、6年級繪本內容。
角色有爸爸、媽媽、小孩、村民、海神、漁夫等,故事內容空白,老師要每位小朋友都能編到故事,而安排一個【故事接龍】的遊戲。遊戲的規則是;鈴鼓會一直傳下去,每個人都輪的到,拿到鈴鼓的人要編故事,不管多或少」老師在講解的同時也示範如何編故事。讓小朋友有個概念。下課鐘聲此時做響,老師再次的提醒大家6月7號要成果表演,希望2組的小朋友,把故事內容編好,因為所剩時間不多了。
<學生上課情形>
【鬼捉發號司令者】的遊戲,有3位小男生不想玩,所以在座位上看著大家。
【故事接龍】老師講解遊戲規則的同時也示範要如何編故事,不過還是有一些小朋友,一時之間不知道要添加什麼內容,而遲遲的沒辦法把鈴鼓交給下一個小朋友,此時大家的步調越來越慢,剩至有些小朋友就不編故事直接跳下一位,老師只好問小朋友:「不想繼續參加編故事遊戲的小朋友,老師不免強,你們可以在座位上看其他小朋友如何來編故事,有靈感的話也可以馬上接上來」。此時台上只剩17位同學在編故事,其他17位在台下。老師覺得這個情形有點不妥,所以,陪台上的小朋友編完一輪故事後,馬上請台下的17位小朋友圍成一個圈圈,再次的示範如何編故事,請小朋友再試試看,慢慢的就有幾個小朋友開始編故事,內容也慢慢的增加。可能剛開始小朋友還沒有故事內容的架構,於是,看到台上的小朋友個個都在編故事,或許從中也找到一點訣竅了。
<課程檢討>
老師課程裡的遊戲安排得很好,不過,還是有一些小朋友不喜歡參與其中。尤其,這次的【故事接龍】,幾乎一半的小朋友中途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