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文學的異想世界]溫泉國小1

上課日期/2007.11.09
學校名稱/溫泉國小
課程名稱/文學的異想世界1
授課老師/齊萱
上課地點/辦公室外穿堂
隨堂記錄/陳栩奕

<上課內容>




上課分成兩段活動:1.創造圖像文字,2.二十年後的名片。
齊萱老師利用象形文字做引導,寫出心、象、山、牛等象形字讓小朋友猜。
第二部份齊萱老師請小朋友回想二十年後的自己住在哪裡?做什麼工作?擔任什麼職位?且以自己的工作做為範本引導小朋友。
<學生上課情形>
這次溫泉國小上課除了原本的五、六年級的學生外,又再加上四年級的學生共同上課。
小朋友在創作的過程中,除了少數幾個小朋友讓老師花較多的時間給予引導外,大多數人在創作過程都很順利。由於在穿堂上課,學校準備了一各大白板,小朋友在分享時都很踴躍上白板寫下自己的圖像文字讓其他人猜,下課時間也聚集在白板跟齊萱老師猜文字。
<課程檢討>
這次上課在穿堂上,且又加上四年級學生,所以在秩序上更加難控制。雖然學生創作的速度較快,但能感覺出心情較為浮躁。
<備註>
在上課之前,四年級的老師主動提出想讓班級學生參與文學異想世界課程,劇團也很願意將藝教於樂的資源推廣,所以文學異想世界兩次課程開放讓四年級的學生一起上課。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文學的異想世界]瑞源國小1

上課日期/2007.11.08
學校名稱/瑞源國小
課程名稱/文學的異想世界1
授課老師/齊萱
上課地點/班級教室
隨堂記錄/陳栩奕

<上課內容>




上課分成兩段活動:1.創造圖像文字,2.二十年後的名片。

齊萱老師利用象形文字做引導,寫出心、象、山、牛等象形字讓小朋友猜,小朋友也對此非常感興趣,要求齊萱老師多寫一些文字。

第二部份齊萱老師請小朋友回想二十年後的自己住在哪裡?做什麼工作?擔任什麼職位?且拿出自己的名片介紹名片的功能,再請小朋友設計屬於自己的名片。
<學生上課情形>
開始創造圖像文字時,少部分的人不知該如何開始,紙張空白了好久,參與課程的學校老師引導小朋友創作。後來有些人開始分享自己的創意,大部分都寫出跟自己生活經驗相關的文字,例如:洞、捉魚、花等。第一堂課快結束時,有一位小朋友將四字成語創造成一個圖像,其他人開始仿效做起四字成語的創作。

第二堂課製作名片,大部分都不知該如何著手,班級老師有提及可能太籠統小朋友很難理解,齊萱老師在做一次引導,請小朋友以我的志願來想,在設計到名片上,小朋友開始提出自己的想法,活動進行順利。

<課程檢討>
齊萱老師第一次在課室進行教學,又因車禍行動不便,所以在秩序管理上較無法顧及全班。不過學校老師參與課程且協助管理秩序,所以課程進行還算流暢順利。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文學的異想世界]信義國小1

上課日期/2007.11.07
學校名稱/信義國小
課程名稱/文學的異想世界1
授課老師/齊萱
上課地點/視聽教室
隨堂記錄/林柔孜

<上課內容>





齊萱老師先以文字創作如古代的說文解字,簡單解釋國字的演變,再讓小朋友從日常生活找出靈感自行創作文字。並上台發表自創字。

創作20年後自己的名片;藉此讓學生說明自己的志願和願望,同時,激發學生們的想像力。
<學生上課情形>
學生大致上不太能了解齊萱老師所要表達的說文解字創作的意思,但由班級老師先上台說明,小朋友慢慢能理解。

<課程檢討>
齊萱老師是第一次於課堂上教課,又因車禍受傷行動不便,又因於場地較大的視聽教室上課,所以無法一一位學生詳細解答。學生無法立即反應齊萱老師所要教學的內容,需要班級老師從旁再次輔導講解或是做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