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7日 星期五

2007年12月6日 星期四

[繪本製作] 瑞源國小/繪本創作1

上課日期/2007/12.06
學校名稱/瑞源國小
課程名稱/繪本製作1
授課老師/林金菊
上課地點/班級教室
隨堂記錄/陳栩奕

<上課內容>
第一堂課,金菊老師以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的繪本-威利的畫與小朋友們分享,透過PPT將繪本裡的畫與真正的名畫作分析討論。

金菊老師當天也帶了很多本的繪本讓小朋友可以傳閱欣賞,也從介紹繪本中讓小朋友知道繪本有很多形式,不同的排列方式。

第二堂課則分組進行接力畫,讓六組的小朋友用接力的方式,每一個人輪流畫一些來完成一幅圖畫,最後大家將自己的想法作一個討論,合力編成一個故事。

<學生上課情形>
金菊老師讓小朋友從安東尼布朗的畫作的去找出特別的地方,小朋友都還挺興奮的,很認真看著投影幕找出威利的畫跟原本的名畫有什麼不同之處,也發現安東尼布朗再畫作中放入了很多的創意。

分組進行接力畫時,小朋友都很有自己的想法,雖然在畫作中,原本的一朵雲、太陽,下一個人加了一隻恐龍故事又變得不一樣。最後小朋友合力腦力激盪為自己的畫編成故事。

<課程檢討>
小朋友合力將畫作編成故事後,金菊老師請小朋友上台介紹自己的故事,小朋友都很害羞不願上台,後來用每個人唸一句的方式請組員上台發表。





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繪本製作]信義國小/繪本創作1

上課日期/2007.12.05
學校名稱/信義國小課
程名稱/繪本製作1
授課老師/洪啟榮
上課地點/自然教室
隨堂記錄/林慧仙

<上課內容>




以上一堂課「文學的異想世界」文字創作為素材,先將作文發還小朋友,再介紹繪本呈現方式的種類及方法,接著請小朋友思考自己文字創作如何分段呈現,並一一輪流協助小朋友將文章分段及討論故事表現方式,已知如何呈現的小朋友,則開始以蠟筆、彩色筆、鉛筆等開始進行創作。
<學生上課情形>
小朋友對於一開始要如何由自己的作文來分段呈現故事內容顯得有些慌亂,因此,藝術家開始一一引導同學分段及表現方法,有些同學可以自己開始進行,有些則對於畫什麼、如何畫、畫到什麼程度等問題感到疑慮而遲遲不敢下手,最後在同學之間的影響下及藝術家的鼓勵引導下有開始進行,藝術家也鼓勵部份以學校為故事背景的同學可以到校園觀察後再回來繼續畫圖,雖然在幫忙小朋友故事分段引導的時間較長,但也讓同學開始釐清創作主題並著手進行,最後,藝術家拿出一本國幼班學員所作的繪本向小朋友解說介紹繪本的成形方式,這樣一來可讓小朋友在已經開始進行創作的狀態及創作想法開啟後,再拉出另一條思路刺激小朋友對照目前創作的繪本形式,讓小朋友對於繪本的創作能有更具體的想像與引導。

<課程檢討>
本次課程在協助小朋友分段釐清創作主題花了稍長的時間,因此相對縮減了在其他創作概念或技巧上的引導,雖然承辦單位有事先告知藝術家可先行借閱小朋友文字創作作品,以有助於藝術家在繪本教學的掌握,但可能在聯繫上仍不夠緊密,因此在課程狀況預估上仍有進步空間。